一、沿革
1936年,由董贵宝开设在上海闸北宝山路103号的宝发五金厂参照样品生产简易油棉打火机。建国后,打火机业开始复苏,生产逐年上升,1958年,16家厂合并为公私合营上海打火机厂。
1965年,上海打火机厂开始生产气体打火机, 70年代,上海打火机厂又试制成功压电陶瓷, 80年代后期,电池打火机、感应打火机也先后投产,形成了汽油棉花、汽油无棉、气体、电池和电子等5个门类、低中高3个档次的打火机系列产品,包括煤气灶电子点火器和点火装置。
二、工艺
60年代前,铁质壳体表面处理一直采用二抛二镀传统工艺,铝质壳体表面处理采用单色氧化工艺。1965年,上海打火机厂又发展了化学抛光、丝网印漆和化学腐蚀等新工艺。1978年,对铜质和铁质壳体电镀采用一步法全光亮镀镍套铬新工艺,80年代起又发展了仿金电镀和仿古铜色镀层。
1974年,上海打火机厂将压电陶瓷2个端面上电极由手工镀银改为真空镀银,提高了产品质量,产量也提高近4倍。
三、技术装备
建国前,打火机业设备简陋, 1990年,上海打火机厂共有各类专用设备1338台(套)。
四、质量
1961年,上海打火厂首先制订企业标准, 1979年,上海打火机厂的1105型油棉打火机获全国质量评比二等奖,711型气体打火机和461型气体打火机分别获轻工业部产品证书,302型台式打火机获轻工业部新产品称号。
五、原料与销售
生产打火机的主要原料是冷轧薄钢板、镀锡薄钢板、带钢、铜棒、铜皮、铝板、铝皮、轴承钢、钢丝、焊锡、电石、丁烷气和ABS塑料等。建国前,打火机由工厂自行销售。50年代初,由上海市百货采购供应站订购,1956年后实行包销,1986年又改为订购,工厂也恢复自销。
40年代初期,上海生产的打火机就曾销往香港、南洋一带。建国后仍有出口,1958年出口量为40万只,以后逐年增加, 80年代初期,国际市场上一次性塑料气体打火机兴起,对以出口油棉打火机为主的上海打火厂的外销业务有较大影响。的中打火机和乡镇企业、家庭工业组装的形形式式打火机充斥国内市场,价格低廉,竞争形势十分严峻。。
。
“白渡桥”打火机入选2010上海世博会,为上海打火机再创辉煌